電腦效能應用與安全研究室 Performance, Applications and Security Lab


我們的研究範圍很廣,從嵌入式系統、手機應用、一直到雲端計算、商務應用、資訊安全都有做。
我們的合作研究夥伴很多,包括聯發科、IBM、中研院、資策會,還有和台大、清大、交大的教授合組研發團隊
,包括高階應用處理器架構研究、虛擬化技術、異質計算、系統軟體等重要技術的研究與創新,我們很關切台灣人才與產業的未來。

2012年11月16日 星期五

馬英九是笨蛋嗎?

知名國際期刊《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網站,今天(17日)出現一篇分類在「台灣政治」(Taiwan Politics)下的文章,標題大大寫著:「Ma the bumbler」(笨蛋馬英九) (蘋果日報中文連結,翻譯不佳,建議各位看原文)

讀了之後,我給了四字評語:「惡名遠播」。

誰造的惡?當總統的沒辦法領導統御,光說不練,政策搖擺,這篇講的話,句句有所本,讓國人丟臉丟到國外。相較之下,年前新加坡說台灣鎖國,還算客氣的了。

此時此刻,或許有一大堆台灣民眾已經不在乎面子問題,反倒是希望國外的人一起來加入這個「罵局」,看看會不會把這個政府的臉罵紅一點。

很不幸的,總統府只簡單回應16字真言:「持續檢討、積極改進、上緊發條、全力以赴」。這政府的臉皮,實在是又厚又黑,恐怕全世界的人都來罵,他的臉也不會紅。

我想,馬總統對於自己怎麼被罵笨蛋,可能是一頭霧水。

讓我們來看看馬總統今天講的話馬英九勉數理菁英:不要一拿到博士就急著回來):「台灣學生如果在國外拿到博士,政府很歡迎這些博士回國,但卻不一定要,一拿到學位就急著回來,也許可利用國外更好的環境,留在自己領域內發展,等「更好的時機」再回國... 在國外還有機會更上一層樓,不論是研究或實用,有更好的機會也不是壞事,因為某些領域,可能要在拿到博士後的10年、15年才會達高峰,至少到那時再回國服務,貢獻可能會更大。」

好天真的說法。除非你心理建設很夠,不在乎物質困境和升等壓力,還有幸能得到家人的諒解,否則有多少人會「拿到博士後的10年、15年再回國服務」?闖出字號的專家學者,為什麼要回國淌這趟渾水,嘗試適應國內低薪資和一堆莫名其妙的遊戲規則?在業界實戰的人,沒待在實驗室發論文,得從助理教授幹起,誰願意?環顧四周,實在沒看到有幾個像我這樣工作七年再回國從頭幹起的傻瓜。馬總統知道時機不好,沒有設法鼓勵大家回國共體時艱,或是改善環境,好歹多幾個傻瓜回國做做事也不錯,卻說等「更好的時機」再回國?您這種心態,好像只要再國外等,國家就會變更好?

您知不知道以色列的環境有多惡劣,但是有多少猶太人願意去賣命?台灣二三十年前時機沒有很好,還是有人願意回國效力,您現在作為國家領導人的身分來講這些話,既非政治正確,又毫無邏輯,是否天真過度了?

唉,我雖然傻,還懂得這些;馬先生您一天到晚講這些天真的話,難怪會被人家罵笨蛋... 總統的講話,不能隨便亂來。你日理萬機,更需要幕僚好好幫你搞清楚狀況,總統府幕僚這麼多,寫一些既政治正確、又能夠振奮人心的演講稿有那麼難嗎?可能很難吧,因為他周邊還是一堆無能的笨蛋。

執政黨是笨蛋就算了,反對黨能夠做什麼嗎?《經濟學人》最後這段點出現今台灣政治可悲之處:"But the next election is four years away, and presidential hopefuls will not try to oust or even outshine Mr Ma anytime soon. After all, they will not want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problems". (下次大選仍在4年之外,所以可能的參選人不會趕走馬英九,甚至連跳出來表現都不願意。因為,沒有人想為了台灣目前的經濟問題負責任)

是啊,想登大位的人,現在積極布局就好,誰要現在出來做事沾惹一身腥?惡性循環之下,難怪馬總統找不到將才出來做事;再過兩年,國民黨內罵馬和與馬切割的人會更多,政府很可能會更爛;四年後,對手躺著選就上了。

因此,《經濟學人》最後一句話說:"Nothing suggests Mr Ma’s main policies will change (or that they should), but his credibility is draining by the day". (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馬英九的主要政策會改變,或者他們覺得要改,但他的可信度與日遽減。)

徹底被看穿看扁了,你總統府把那16字真言當經文掛在嘴上念,又有何用?我們光是罵,又有何用?

其實,《經濟學人》這篇隱含而未明講的是:台灣掌握資源的人裡面,有太多無能的笨蛋!

作為領導者,要想辦法突破這個困境,應該兌現當初改革的承諾,鼓勵年輕人上進貢獻,而不是叫年輕人「等好時機再回來」;應該透過明確的政策,幫助產業經營者確立方向,而不是朝令夕改,原地踏步;應該訂定公平正義的遊戲規則,提供專業人士能夠一展長才的舞台,而不是讓既有勢力繼續獨佔資源,劣幣驅逐良幣。

最近二十年的制度改革,包括健保、教改、稅制、社福等等,充斥著民粹的幌子、政黨的妥協和分贓、行政機關的因循苟且和方便行事、幕後利益團體的影子,以致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越改越糟。關於這點,主政者不是同流合污(前兩位總統),就是視若無睹自命清高(馬總統),都不是能夠打破惡性循環的起點:黑金和民粹政治。以超高的民意基礎當選,無力推動改革,竟然落到動輒得咎的窘境,可謂無能之至。

要潔身自愛,不必來選總統。又不是選好人好事代表,你出來選總統時可是許下一大堆承諾的,不是你整天唱高調就能兌現的。縱容下屬逐利枉法,不能滿足人民期許,承諾無法兌現,是為無能背信心胸、視野、企圖心、謀略的格局和智慧都太小了,從上馬的第一天到現在,往往都是以其個人和市長的思維在看問題,所以他能找來做事的人,要不然格局就更小,要不然就見容不下。四年多了,都還沒「醒」, 也就是說格局和智慧都還沒能放大,如何能期待下去?

他不笨,只是不應該坐在現在這個位置上。在春秋時代,管仲不要鮑叔牙當他的接班人,認為鮑雖是君子,為人近乎完美,但過於清白而容不得一絲醜惡,不適合做丞相。鮑叔牙有自知之明,知道管仲是為他和為國家好。想想當初推馬英九出來的都是哪些傢伙?是何居心?

經過這一次,大家好像上了一堂課,一堂非常非常昂貴的課。誰說民主很容易?真正該醒來的是「人民」,該對於「公民與道德」的內容有所省思,而不是拿來考試、演講、騙人、騙自己用的。民主和法治健全運作的基礎,是高水準的公民;文明發達、國家富強的機制,是人民努力學習、各司其職、能團結合作;文化提昇和社會和諧的關鍵,在於道德和政治,所以佛經上說,聖人和聖王要出世,是希有難得的大事,由這個角度看過去,馬英九做不出什麼大事,也不足為奇。重點是,我們接下來該如何監督這個政府?該如何推選下一個領導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